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废除阴阳五行,用现代语言阐释中医治病原理

废除阴阳五行,用现代语言阐释中医治病原理1 M) ?, X9 W! h% c. i, E1 C  s  y4 t
刘亦之9 b( ~5 O) t: x( j

8 j3 U  @# ~, @, n) [. b中国古代汉族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到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中医临床诊断治疗,成为古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阴阳、五行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这充分说明阴阳五行仅仅是人的观念罢了不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1 E# X. k# }; R4 I
9 g; S) {) N! Q+ H8 V" Z; X 阴阳相互制约、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是人为制定的阴阳规则。中医学认为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不可过于亢盛或者低下,它们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阴虚阳亢、阴阳两虚是人体脏腑功能亢奋、功能低下的状态,废除阴阳的表达方式用现代生理病理来表达非常直观而且容易理解!无论中医理论如何用阳阳论述人体脏腑的生理变化,它们只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现。只要是客观存在的人体脏腑生理、病理现象都跳不出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之外,将它阐述清楚只是方式方法问题。
( \* W0 S& i. E; o4 d: t5 G3 e6 |8 k! I2 F9 ^5 P+ V" a8 X
中医面对的是广大普通患者群体,对于阴阳的理解只有中医人明白是怎么回事还远远不够,应该让普通大众都能明白中医引入的阴阳学说是怎么回事!这就需要我们用现代语言、现代医学知识解释阴阳学说想要表达的内涵!这里说的废除阴阳只是废除阴阳表达方式,用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知识取代传统阴阳学说表达的内容!例如阴阳失调完全可以用功能失调来替代,调理阴阳完全可以用调节功能失调来表示。
3 K2 M& L" A$ `( [4 n* l
( _" q# s5 ~  K 中医认为脏腑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制约作用才能保持人体生理平衡,限于当时的条件古人并没有搞清楚脏腑之间的真实规律,利用五行的生克制化来阐释脏腑之间的协同制约作用实属无奈。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是古人主观制定的规则!五行规律不是普遍的自然规律,更不是客观存在的脏腑规律。阳阳五行就像包袱剪子锤、老虎棒子鸡只是人为制定的游戏规则,奇怪的是很多中医人把虚拟的阳阳五行规律当做了中医整体观念,更有甚者把阴阳五行当做支撑自然界运行的神秘力量。
4 H- [7 g4 P7 m5 X+ w7 t9 I  v) N. b- K3 s7 J8 S; K8 |
五行学说结合脏腑就像一个演示脏腑运行规律的大沙盘,在这个沙盘里脏腑演示出来的规律是人为设计好的,完全脱离临床死板硬套,它不仅对于疾病的诊断没有实际用途,而且严重制约了后来人的思想。人为的想象的规律代替不了真实的脏腑生理,五行附会五脏只是古人的臆想。我们应该非常清楚关于脏腑的真实规律才是我们最终认识对象,而不是那些想象出来的生克乘侮!我们应该完全废除五行对中医学的束缚,让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等科学知识接轨!9 I" w8 Y' m8 V

. L6 a3 ?' t( d; W! } 中医认为脏腑之间能够互相制约反制约,这种认识无疑是错误的。人体肝脏只是接受神经系统控制,却不能够控制心脏功能,心脏同样只接受神经系统控制而不能控制别的脏腑功能。五行学说的错误在于用主观臆想替代客观规律,现代医学科学显示人体脏腑都接受植物神经统一控制,而不能彼此互相控制反控制。五行学说用臆想代替客观事实严重阻碍了中医理论的进一步科学发展。
9 K- I+ P& L2 P; E5 `$ z1 H% \
中医是经验理论、经验治疗,中医的主体是中药、针灸等经验治疗手段。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人创造发明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阴阳五行的所有规则都是人为主观制定的。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快人体生理病理日益清晰,阴阳五行副作用已经影响了中医学继续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明智的中医人认识到了这个困扰中医学几百年的问题。废除阴阳五行还原真实脏腑生理规律,等于解除中医头上的两道紧箍咒,如果中医人对于阴阳五行继续不撒手就会陷入唯心论的泥潭,就无法搭上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快车从而无法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7 D; d$ m& t, H. K
5 K: {+ `) v# O/ x+ u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618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返回列表